一部剧带火一座城!《去有风的地方》为何让人如此向往?
还记得2023年那部让无数人背上行囊直奔大理的电视剧吗?《去有风的地方》不仅让刘亦菲和李现饰演的许红豆、谢之遥成为家喻户晓的角色,更神奇的是,它真的让云南大理迎来了旅游热潮。这部剧究竟有什么魔力,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辞职、请假,只为了去那个“有风的地方”看一
还记得2023年那部让无数人背上行囊直奔大理的电视剧吗?《去有风的地方》不仅让刘亦菲和李现饰演的许红豆、谢之遥成为家喻户晓的角色,更神奇的是,它真的让云南大理迎来了旅游热潮。这部剧究竟有什么魔力,能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辞职、请假,只为了去那个“有风的地方”看一
近日,大理白族扎染代表性品牌蓝续、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、白族扎染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斌,受邀前往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开展“蓝染沙语 纹承匠心”主题的扎染艺术展览,并在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、艺术学院和校内开展3期白族扎染体验工作坊。
行走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,常常会与一抹亮眼的蓝色相遇:沿街的小店中蓝色的布偶歪头注视着游人,蓝白色的裙摆被风吹起一道弧度……苍山洱海之间,白族扎染技艺静静流淌了千年。
最近,暑期档最大的“黑马”、二维动画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爆火,“草根取经团”的故事打动了观众。影片中恰到好处的配乐、工笔和写意融合的画风等引发热议。小妖怪们取经途中的一段背景配乐《取经西行有模样》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:“那段陕北说
白族扎染(古称“绞缬”)的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。东汉《云南省志·文化志》记载大理已有染织技艺,而唐代是其发展的关键节点——贞元十六年(公元800年),南诏舞队赴长安献演《南诏奉圣乐》,舞衣“裙襦鸟兽草木,文以八彩杂革”正是扎染制成,见证其融入中原王朝
“一绢一韵,一染千年”,当纯白的布料邂逅天然染料,会晕染出怎样的惊喜?这个暑假,三(4)中队鲲鹏小队的队员们走进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的“非遗艺术课堂”,化身“非遗小匠人”,亲手体验了传统扎染技艺的魅力。在一扎一染间,队员们不仅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创意作品,更在动
浦东新区科协2025年科普文明行动计划“同上一堂科普课”暑期特别活动日前在支付宝S空间开展。活动以“千年染艺・染料的科技赋能之旅”为主题,面向浦东新区以及从新疆、云南等地来浦东探亲的各族儿童,通过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创新课堂,打造跨民族科普盛宴。
在端午节的粽香与“六一”儿童节的欢乐气息交织之际,丽水市青田县鹤城街道塔下社区联合县税务局、塔山小学,于5月28日开展“粽香传古韵 文化润童心”端午节主题活动。活动将诗词、手作、民俗与民族团结相融,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为孩子们普及端午习俗文化,让孩子们在
5月24日至26日,在湖南岳阳举办的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,以“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湘鄂赣皖四省以及长江沿线邀请展的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一堂。云南省代表队带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惊艳亮相,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一抹
以“视界非遗 创见未来——打造非遗传播新生态”为主题的“2025非遗视频创作大会”已在5月24日晚拉开序幕。作为本次大会推出的重磅单元,25日上午,“非遗视频创作大师课暨经验交流分享会”如期举行,现场进行了传承人与创作人对接会。
2021年5月下旬,云南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受领了一个特殊任务——野生亚洲象群监测。17个月、1300公里,中国守象护象举措一时成为网络热点,受到各国网友的关注和盛赞。监测任务留存了“几个T的视频、几万张图片”。如何更好保存、持续传播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?